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发言人 > 在线访谈
高级搜索
金坛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吴小华访谈
来源:中国政府网    时间:2014-05-02 11:18:16

1311291619070861299.jpg 

 

[主持人]各位网友大家好,这里是“清风扬帆”网。今天我们很高兴的邀请到金坛市委常委、市纪委书记吴小华做客访谈间,与广大网友畅谈金坛市反腐倡廉建设有关情况。欢迎您,吴书记!

[吴小华]主持人好,“清风扬帆”的网友们,大家好!很高兴来到“清风扬帆”网,与大家一起沟通交流。

[主持人]吴书记,先请您和大家简要介绍一下金坛反腐倡廉工作的基本情况。

[吴小华]好的,近几年来,金坛的反腐倡廉建设按照中央纪委和省、市纪委的部署,以“务实、高效、创新、强基”为基调,突出“保障政令畅通、助力和谐发展、注重源头预防、强化查信办案、提升履职能力”五个方面,打造具有金坛特色的,务实有效的反腐倡廉特色工作载体。

[主持人]吴书记,我们知道各地都开展了“强基”工程来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综合素质,保障反腐倡廉工作更好的开展。金坛开展了哪些活动来加强纪检监察机关的自身建设呢?

[吴小华]以今年来说,我们以“提能问效,忠诚履职”主题活动为抓手来加强自身建设,实施提能、聚力、问效、严纪“四大行动”,努力打造过硬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。

  在日常工作中,全市纪检干部以“打铁还需自身硬”、“执纪者必先守纪,监督者必受监督”这样一种责任意识为内生动力,自我加压、自我提标,严格要求,主动作为。我们连续8年在全市机关万人评议和工作考核中名列前茅。

[主持人]说明群众对金坛纪检监察干部工作的满意度还是比较高的,您刚提到的“提能问效,忠诚履职”主题活动具体是怎么开展的呢?

[吴小华]我们主要从“提能、聚力、问效、严纪”四个方面来开展。一是搭建平台提能。我们提出搭建三个提能平台,第一,自我学习平台。比如我们倡导每天学习半小时,开展“好书悦读廉文鉴赏成果分享”活动,每年推荐阅读两本好书、每月鉴赏廉文1篇,每两月撰写读书感悟1篇,利用我们OA平台集中展示,让学习成为每个机关干部的行动自觉;第二教育培训平台。比如开设“纪检课堂”,一月一课,让科室骨干和外出参加培训的干部走上讲台,宣讲业务知识技能、分享学习工作体会,做到学以致用、以用促学、学用相长。第三实践锻炼平台,让干部历经动迁一线、接访办案一线、经济一线得到淬炼,得以全面提升能力素质。 二是开展活动聚力。我们做到三个“聚力”,即班子聚力。切实加强常委会班子建设,带头坚持民主集中制,严格按程序、按规则办事;小组聚力。以组建信息网络、宣传报道、案件质效提升三个工作小组集聚合力突破重难点工作。活动聚力,今年开展了我最精彩风采展示、辩论赛、“心系百姓、情廉一线”活动,并且对所有基层纪委、纪检组长进行了“一对一”廉政约谈,在机关内部各个层面广泛开展“谈心月”活动,增进干部的信任感和归属感。

[主持人]据我所知,“一对一”廉政约谈是由您亲自约谈基层纪检监察组织负责人,在约谈中您主要了解哪些情况?

[吴小华]主要是了解四个方面的内容:一是了解基层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情况,特别是特色亮点工作;二是了解基层单位落实我市《领导干部改进作风、厉行节约、勤政廉政十项规定》的有关情况;三是了解对全市纪检监察工作的意见建议;四是了解对市纪委常委会的意见建议。

[主持人]好的。您再继续和我们谈谈“问效”和“严纪”。

[吴小华]问效是强化内控。搭建全程贯通、逐年深化、成效递增的目标体系,对纪检监察年度目标任务,实行项目化、精细化管理,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序推进;健全工作督查机制,依托“OA”办公自动化系统,对各项工作任务实行全程痕迹化管理,做到“日有记录、周有安排、月有交流、季有测评、年有总结”,保证了工作的推进落实,在全系统形成了运转高效、执行有力的良好局面。严纪是改进作风。认真落实改进作风各项规定,坚持把自己摆进去,带头开展创建达标活动自查、办公用房清理工作,积极开展纪检监察系统会员卡专项清退活动;严格落实厉行节约,带头精简会议文件、优化文风会风;通过完善《委局机关绩效考评实施办法》、《首问首办首接负责制》等机制,进一步严肃工作纪律,强化干部管理,促进干部自觉接受监督,树立了可亲、可信、可敬、可靠的良好形象。

[主持人]吴书记,通过“四大行动”金坛纪检监察干部的自身建设得到了加强。我们怎么在全市营造一种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围,让党员干部都能时时受到熏陶教育呢?

[吴小华]金坛本地历史资源、文化资源、红色资源比较丰富。我们在挖掘这些资源的同时,分类分层次开展赋有地域性、行业性的廉政文化建设。开创了“点、线、面”共建廉洁文化的良好局面。

[主持人]现在各地都在打造自己的廉政文化品牌,金坛的廉政文化品牌是什么呢,有什么寓意?

[吴小华]我们确立了“明道立德”这样一个廉政文化品牌,即通过开展全方位、立体式的廉政教育,引导全市党员干部科学认知为人之道、为官之道、处事之道,正确树立个人道德、从政道德、职业道德、家庭美德和社会公德,从而积聚向上向善的能量,营造崇廉尚洁的氛围。

[主持人]您刚提到金坛廉政文化建设分“点、线、面”几个层次铺开,请您和我们具体介绍一下。

[吴小华]好的。“点”,即建成一个市级廉政文化教育基地—“勤廉水乡”廉政教育清风正气馆。 2012年,我们按照省级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建设的标准成功建设了面积近1000平米,以“正气、清气、和气、静气、志气”这“五气”为核心的廉政教育基地——“勤廉水乡”廉政教育清风正气馆。以勤廉清正为主线,分正气篇、静气篇、和气篇、清气篇和志气篇五大版块,通过近300件雕塑、图片、实物、论述等表现形式,集中展示了金坛历史上36位历史人物、仁人志士的历史遗存和勤廉佳话。为增强教育的趣味性和针对性,还制作了《诸葛亮自报家产》动漫进行循环播放。“五气”不仅全面概括展示了金坛厚重的历史文化,而且鲜明地展现了金坛廉政文化的深刻内涵;不仅凸显放大了金坛廉政教育的本土元素,而且与金坛“水街”的民俗馆融为一体、相映成趣,使廉政文化的传播更具影响力,为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开展廉政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阵地,一个崭新的视角。截止目前,基地已接待来自上海、浙江等地及全市党员干部及普遍市民、中小学生等2000余人次的参观学习。

[主持人]“点”是廉政教育清风正气馆,那么“线”和“面”呢?

[吴小华]“线”,即建成一条廉政文化景观带。在实践中,我们深深地认识到,廉政文化只有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,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和不竭的力量源泉。因此,在“明道立德”廉政文化品牌建设的过程中,除了与地域文化相结合,我们注重传承历史廉政文化的精华,依托现有资源,分别确定华罗庚纪念馆、段玉裁纪念馆、戴叔伦纪念馆、中共苏皖一大会址为廉政教育基地,形成了一条以“勤廉水乡”廉政教育清风正气馆为龙头的东、西、中“三点一线”廉政文化景观带。通过廉洁文化导航员的讲解、实物的展示和文字的说明等,提炼出金坛历史文化中淡泊名利、谦和礼让、勤政为民、奋发图强的廉政元素,营造出深厚的“崇廉尚洁”氛围,让前来参观的普遍市民、中小学生特别是党员干部在艺术鉴赏中获得做人、处事、为官的真知,从内心激发起人“为民、务实、清廉”的价值取向。

  “面”,即在面上建成一批有特色的示范点。我市廉政文化建设起步较早,早在2006年就有5家单位作为试点单位,投入到当年的示范点创建活动中。到2012年,全市已创建成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5个,常州市级廉政文化示范点36个。华罗庚实验学校于2008年编印了一套供教师、学生、家长阅读的廉洁教育系列读本。市地税局推出了“心灵税语”廉政文化品牌,每周通过“腾讯通”向全局干部发送23篇励志短文,并编印了《大地的花蕾—心灵税语集》;财政局以“清风财政”为单位文化,从而激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,为国理财的责任感。金城镇方边村建成了“明道立德”主题长廊,目前已接待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20多批次。与此同时,由市纪委牵头,在市图书馆建成了“明道立德”主题书库,先后举办了“清风画语”廉政刻纸巡展、“清风杯”廉政书画作品展、勤廉诗词创作大赛等,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和感染力。

[主持人]吴书记,通过您的介绍,我们看到金坛以“勤廉水乡”廉政教育清风正气馆为核心,廉政文化建设层层铺开,营造了一种立体式的廉洁教育氛围。下一步还有什么深化举措吗?

[吴小华]在加强东、西、中“三点一线”廉政文化导航路线建设的基础上,不断挖掘和丰富内涵,积极推进导航路线的延伸工作,提高“明道立德”廉政文化品牌的公众的知晓度和接受度,提升廉政文化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。

[主持人]可以看到金坛的廉政文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。吴书记,我们知道金坛市纪委已经连续 8年作为省纪委信访工作的联系点,在信访工作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探索,显现出很多特色亮点。能不能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。

[吴小华]好的。今年以来中纪委、监察部提出纪检监察机关要转职能,转方式、转作风的要求,要求做到“收缩战线,突出主业”。在这个主业中,我们认为查信办案是我们一项最最基本,也非常关键的主业。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密切了党群关系,加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,为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提供了大量线索,为推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,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提供了各种信息,是纪检监察机关获取信息和案件来源的主要渠道,是纪检监察业务工作的第一道工序和基础工作。正因为此,我们这几年不断创新和探索纪检监察信访举报工作的标准化、规范化、优质化建设,打造了“民情E路通”这样一个工作品牌。我们突出“民情”这一重要元素,强化信息技术在民情预警工作中的应用,致力打造“民心信访”,以达到民声及时听、民情仔细察、民忧快速解、民心悄然聚的目标。该工程自2012年实施以来,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,确保了重要时期无去京赴省越级访、无去省纪委以上集访、无异常访、无影响社会稳定的事件发生,全市呈现“信访总量下降、集体访下降、越级访下降,署实名举报上升”的良好局面。这项工作也得到了省、常州市纪委的肯定,并获得常州市纪检监察创新工作一等奖。